護脊訊息

護脊訊息

【吳珏儒脊醫 - 提升日行步數已可促進健康】

步行好處多,但走多少步才對健康有益呢?原來只要提升步數,每天不一定要走一萬步也可有效控制「三高」、預防關節及腦退化等疾病。了解更多

腰背痛在家工作

【吳珏儒脊醫 - 「在家工作」綜合症】

疫情之下,在家工作日久,適當的家居配套很重要,否則坐姿不良釀成慢性肩頸背痛、坐骨神經痛或頭痛。詳細了解個案,人體工學及脊醫建議。

頭痛腰背痛運動

【吳珏儒脊醫 - 脊醫專業痛症治療推介! 按摩會不會危險? 睇脊醫有用嗎?】

都市人長時間坐在辦公室,工作時亦離不開電腦和電話。若姿態不良,日積月累下就會引起身體各種痛症。提到痛症,相信不少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按摩,但過度用力的按摩會造成危險,令肌肉更為緊繃,從而導致受傷。

【陳嘉賢脊醫 - 壓力大到想暈想嘔?原來是「迷走神經」在調教你】

當壓力來襲時,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氣促、頭暈、噁心和想嘔吐等生理反應。 這種情況可以預防嗎?這些反應是否代表我們的身體已達壓力的臨界點? 還是,因為我們無法應對壓力,身體因而向我們發送訊號,提醒我們要慢下來?

傳媒訪問坐骨神經痛睡眠

【陳嘉賢脊醫 - 想將好習慣變「自動波」?你要先懂訓練大腦神經線】

每個人都有適應能力,以幫助我們面對周圍的環境和事物。而我們的腦部和神經線其實很聰明,能夠根據我們的身體面對的各種壓力和經歷,來調節神經線,以控制肌肉和手腳協調的功能。這種能力稱為 「神經可塑性」(Neuroplasticity)。

腰背痛睡眠頭痛

【陳嘉賢脊醫 - 你真的懂呼吸嗎?要健康由學好呼吸開始】

平均而言,一個人在休息時每分鐘大約需要呼吸16次。 這意味著我們每小時呼吸約960次,每天呼吸23,040 次!呼吸需要肌肉來幫助,那麼我們是否懂得正確使用肌肉來呼吸呢?

坐骨神經痛傳媒訪問睡眠

【陳嘉賢脊醫 - 運動有益 但如何預防運動損傷?】

希望大家都享受到2020東京奧運的精彩氣氛和難忘的回憶。 首先恭喜所有參加2020東京奧運會的運動員,特別是我們的香港運動員,他們能夠踏足奧運賽事、參與其中,並在自己的專業運動中發揮極致和創造歷史,已是一個莫大的成就。

睡眠運動頭痛

【陳嘉賢脊醫 - 打鼾影響健康 調教5個生活小節可幫到您】

打鼾睡眠質素差 可能是睡眠窒息症先兆,一項美國研究估計,美國有 45% 的成年人偶爾會打鼾,而 25% 的成年人會經常打鼾。對於過重、過敏性鼻炎、飲酒、中年以上的人士,以及老年或絕經後婦女,打鼾的問題似乎有增無減。

腰背痛運動頸椎痛

【陳嘉賢脊醫】男士也要保養 4大生活習慣助健脊護心

每年的6月是澳洲的「男性健康周」。適逢6月又是父親節,正好是一個討論男性脊椎和身心健康的好機會。 以下是一些男性保養(女性都適用)的小貼士

預約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