訓練大腦神經線 始於養成良好習慣
每個人都有適應能力,以幫助我們面對周圍的環境和事物。而我們的腦部和神經線其實很聰明,能夠根據我們的身體面對的各種壓力和經歷,來調節神經線,以控制肌肉和手腳協調的功能。這種能力稱為 「神經可塑性」(Neuroplasticity)。
何謂「神經可塑性」?
「神經可塑性」可分兩種:一是「結構可塑性」(Structural plasticity),二是「功能可塑性」(Functional plasticity)。「結構可塑性」這種能力,是會因應每個人所面對的環境、經歷和記憶,影響神經線的變化。
而「功能可塑性」這種能力,則與腦部創傷有關。假如大腦受到創傷,而有些受傷部份的原有功能是可以轉移至大腦沒受傷的部份去。這種能力多見於殘疾人士身上。
最近看到殘疾運動員在殘奧比賽時,他們的身體經歷很多挑戰,但藉著適當的訓練和努力不懈的鬥志,讓他們可以突破身體的限制,重新適應和調節自己的身體,甚至讓他們在體壇上達致目標,在運動場上發光發亮。
(圖片來源:www.istockphoto.com)
如何使用「神經可塑性」這能力?
無論是健全或殘疾,年輕還是老年,每個人都可以通過「神經可塑性」來改善自己的身體。舉例說,正值發育時期的兒童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小挑戰、生活模式和活動,讓身體各方面得以成長,例如學一種新運動和鍛煉平衡。
至於65歲或以上的長者,可以多加鍛煉腦部和身體不同的地方來減緩身體退化的速度,例如保持正確行路姿勢,不要寒背;又或學跳舞、太極,以及多做腦部的記憶鍛鍊等。我建議每天讓身體經歷小小的挑戰,幫身體不斷成長。
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不良的習慣,例如不良的寫字姿勢和不正確的運動動作等。根據神經可塑性,我們可以改變腦部的迴路 (circuit) ,只要重覆地堅持做某個良好的習慣或動作,身體便會慢慢將良好的習慣或動作變成「自動波」。
所以不要放棄,只要將好習慣或動作持之以恒,你一定會有天可以到達終極目標。
原文自:GRWTH 社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