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吳珏儒脊醫 - 頭暈暈(二)又關條頸事?】
上文提到耳石移位可導致暈眩感。本篇個案屬另一暈眩症狀「頸源性暈眩」。60歲的陳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,每當她維持低頭動作如看手機或煮飯時便會感覺有點暈眩,身體有輕微搖晃,腳踩棉花的感覺,令她難以聚焦和集中精神。身體檢查顯示一切指數均正常,沒有長期病患。她憶述個多月前曾經因乘坐的巴士急煞掣而拉傷了頸部。此後,頸項持續有點繃緊,且不時出現頭痛。服用家庭醫生處方的消炎止痛藥只能短暫紓緩痛楚,但暈眩感卻沒有改善。 耳石移位測試沒有引發天旋地轉的暈眩。惟頸椎的活動幅度在前後和兩側轉動的方向比正常減少一半,觸診發現第4至6節有功能性障礙,這與X光片上呈現關節退化的迹象(骨刺和椎間盤變薄)相脗合。頸側亦有多處肌肉激痛點,會產生與頭痛發作時相同的疼痛範圍。
頸椎關節錯位可致暈眩
身體上每個關節都有一些本體感覺接收器,透過神經傳遞訊息給腦部來感知位置,而處於頸椎的接收器尤其密集和敏銳。關節退化、受傷或軟組織勞損會干擾體位訊息,令患者感到暈眩。治療方案包括紓緩軟組織,以及針對功能性錯位的頸椎4至6節施行脊骨矯正。療程期間陳女士的暈眩症狀、肩頸不適和頭痛都得到明顯的改善。
保持正確姿勢可預防
適當的療程必須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。以下有幾項建議:
- 看手機時頸椎必須保持正確的弧度,頭部避免傾前;
- 每30分鐘要稍作休息,前後左右活動一下頸部;
- 用熱墊紓緩頸肩肌肉和促進血液循環;
- 每天做一些頸部伸展和平衡力訓練,以強化體位感知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