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吳珏儒脊醫 - 頭暈暈(一)原來耳水不平衡】
先生一早醒來感覺頸部有點兒不適,在床上轉身時好像浮在水面一樣,每當快速地低頭如彎腰檢東西時即引起暈眩感。他擔心是頸椎移位而求診。經詳細檢查發現頸椎各關節及肌肉功能皆正常,並排除了其他可致暈眩的原因後,診斷為耳石移位引致耳水不平衡。
何謂耳石移位?
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(BPPV)— 是隨着頭部位置轉變而出現劇烈天旋地轉的感覺。我們的內耳器官有耳蝸(偵測聲音)、前庭(偵測地心吸力)、以及與其相連的3條半規管(偵測頭部的轉動)。前庭內有無數細小的碳酸鈣晶體(又稱耳石)依附在黏膜上。晶體的重量令黏膜随着身體移動時,刺激相連的毛細胞傳遞神經訊息至大腦,令我們感應增減速度和保持平衡力。隨着年紀老化或因頭部受過撞擊,耳石有可能從前庭的黏膜鬆脫出來,掉入其中一條半規管內並浮游於耳水中。耳水濃度的轉變令大腦誤以為偵測到身體在轉動而產生暈眩感,俗稱耳水不平衡。
耳石復位精準治療
檢查發現劉先生只有向右側躺下時引發暈眩,便確定是右耳內的耳石移位。我随即為他施行了毋須服藥動手術的有效療法 — Epley's耳石復位治療,讓耳石走回前庭內。並着他之後數天盡量避免快速及低頭的動作,睡覺時保持平躺且不要用太扁的枕頭,以確保耳石能穩定地貼附在黏膜上。經過數次治療後,暈眩症狀已完全消失。
耳石移位的3年復發率高達五成。雖然復發時未必會像首次那麼驚慌,但由於頭暈有多種原因,每次還是需要諮詢醫生以確定病因,切勿掉以輕心。
作者:香港註冊脊醫吳珏儒 老有所醫計劃 原文網址:醫健:老有所醫:頭暈暈(一) 原來耳水不平衡 | 東方日報 | 要聞港聞